「跨域共創 從多樣性走向永續」
全球人壽生物多樣性論壇 找回與萬物的永續共好
全球人壽長期關注ESG永續議題,為深化並倡議環境永續的重要性,10月3日與今周刊合作舉辦全球人壽庭聚生活講堂「跨域共創 從多樣性走向永續」生物多樣性論壇,邀請四位ESG領域傑出代表人物參與對談,包括全球人壽董事長林文惠、今周刊研發長王之杰、海漂實驗室創辦人唐采伶,以及生態紀錄片導演梁皆得,並由知名主持人吳建恆擔任關鍵對談主持人,從不同領域的角度分享各自在環境永續議題上的經歷與挑戰,透過跨域對話,找回與萬物的永續共好。

圖說一:全球人壽庭聚生活講堂「跨域共創 從多樣性到永續」生物多樣性論壇,邀請各領域專家的精彩分享獲得廣大迴響!(全球人壽提供)
近年極端氣候越見頻繁,讓利害關係人更加關注氣候風險及生物多樣性流失的議題。金融機構也從以往的資金提供者,變成推動自然永續的關鍵力量。全球人壽深耕台灣30年,長期關注ESG永續議題,多年來透過收購環境友善茶、米,推動流域收復,守護藍鵲、石虎和多元物種的棲息地,並多次參與淨灘,減少海洋垃圾,以實際行動守護陸地、海洋的生物多樣性,完成了17項SDGs最後一塊拼圖。

圖說二:透過各領域專家的分享與對談,讓聽眾對於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了解。(全球人壽提供)
全球人壽董事長林文惠於本次論壇表示,生物多樣性並不是遙遠的環保議題,它就藏在我們的早餐裡、呼吸的空氣、喝的水裡。全球人壽過去一直努力的,就是把各界的力量集中在一起,將環境保育、社區經濟、兒少關懷串聯在一起,創造出一個支持生物多樣性的網絡,有限的資源就會變成無限的可能,這就是跨域共創的價值。
海漂實驗室(O2 Lab)創辦人唐采伶長期關心海洋廢棄物,至今已舉辦超過300場淨灘活動及150場環境教育演講。她以海廢藝術創作為起點,分享如何把海廢轉為美好的藝術品,並主張「減少垃圾,從麻煩自己一點點開始」,希望集結更多關心海洋生態的民眾,一起動手打造更乾淨的家園。
臺灣知名生態紀錄片導演梁皆得,從國中開始就進入鳥的世界,從黑鳶、黑嘴端鳳頭燕鷗到黑面琵鷺,透過鏡頭拍攝守護鳥類生態超過40年。本次論壇他帶領大家重新思考人與鳥之間,如何能從生態破壞者,轉變成環境守護者的良好關係。
今周刊研發長王之杰則從媒體角度出發,認為媒體不只能報導氣候變遷,也可以成為生物多樣性和碳權戰略的倡議者。本次他從科技面、金融面和政策面著手,和與會大眾分享生物多樣性如何和人息息相關,呼籲大家還一個豐富多樣的地球給我們的下一代。

圖說三:全球人壽林文惠董事長鼓勵大家能夠跨越領域、跨域界線,就能串聯起守護多樣性的力量。(全球人壽提供)
全球人壽以成為「以人為本,利己利他的永續企業」為目標,把「因為愛 責任在」品牌理念揉入ESG永續概念,透過實際行動持續把愛與責任化為推動社會永續的力量。全球人壽庭聚生活講堂從2018年連續舉辦至今,廣受各界好評,藉由本次論壇所開啟的對話平台,進一步深化跨域的理解和信任,一起讓世界永續共好。
The post 「跨域共創 從多樣性走向永續」 appeared first on 保險104.